五大行手機銀行轉賬免費,是誰立的功
- 時間:
- 瀏覽:2
- 來源:百勝游戲資訊
就在蘋果蘋果支付以前推出,微信提現要收費的以前,工農中建交五大行老是發表聲明:手機銀行今年轉賬免費!
一向收費不手軟的國有大銀行改頭換面來湊支付的熱鬧,讓前前男友見面
不禁問一句:有哪些鬼?
五大行網銀轉賬也有收費
從2月25日現在開始了了英文,五家銀行一塊兒承諾,對客戶500元以下的境內人民幣網上銀行轉賬匯款免收手續費,以降低客戶的費用支出。不過,網銀轉賬還是要收費,各大行都沒有
免費優惠,至多在柜面基準上打5折。
70余家銀行手機銀行轉賬免費
事實上,銀行的免費大戰早已打響,只不過以前的主角也有中小銀行。招行和寧波銀行去年9月發表聲明,從2015年9月21日起,正式進入“網上轉賬全免費”時代。所有當事人客戶通過網上當事人銀行、手機銀行APP辦理境內任何轉賬業務(包括異地和跨行轉賬),均享受零費率。11月底,招行又發表聲明即日起至2016年年底,招行離岸客戶通過網上銀行匯款至招商銀行境內賬戶也免手續費。
此后,跟進的銀行太大 。江蘇銀行發表聲明自10月11日起,網上轉賬手續費全免。上海銀行從11月1日起實施當事人網銀及手機銀行轉賬零費率。中信銀行從12月1日起正式取消當事人網銀境內轉賬手續費。
浙商銀行從12月5日零時起,當事人客戶結算電子渠道全免費,除了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連自助轉賬機、ATM機等電子渠道也都可享受跨行轉賬免費政策。廣發銀行決定從今年1月1日起,手機銀行轉賬匯款實施長期的免費政策。平安銀行近日也發表聲明,自2016年1月29日起至12月31日止,平安銀行正式實施電子銀行(含當事人網銀及口袋銀行)轉賬手續費全免政策。
銀行推廣免費政策嘴笨
壓力很大
把手續費收入大手一揮慷慨免掉,銀行自然有更長遠的考慮。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各家銀行爭相加入的這場線上轉賬免單大潮,本來 要應對目前來勢洶洶的互聯網金融。銀行希冀轉賬免費把更多客戶引流到線上渠道。民生銀行網絡金融部專家周勇表示,電子銀行渠道交易手續費拉開全民普惠大幕。他判斷,央行成功引導了商業銀行電子渠道定價規范、透明、市場化,而市場的另一端,老百姓獲得新賬戶下,尤其是大額跨行轉賬實惠禮包正以互聯網的傳輸波特率撲面而來。
令人詫異的是,傳統銀行正甩掉真金白銀對電子渠道推進轉賬普惠,另有一4個
老是打免費牌的第三方支付卻悄悄現在開始了了英文試水收費。微信錢包公告稱從3月1日起,微信支付的轉賬功能收取手續費改為零錢提現收取手續費。嘴笨
微信的真實用意是想將客戶在零錢中的沉淀資金導向理財和消費場景。但對于普通客戶而言,新增有一4個
收費的名目無論怎樣也比免費的消息要掃興某些。
銀行免手續費,更多是為了“地盤”?
五大行在此時發表聲明通過手機銀行轉賬、匯款的業務,500元以下的免收手續費的決定,其現實背景卻也有沒有
好看。
據北京晨報報道,截至2月23日,在A股16家上市銀行中,已有7家銀行交出去年成績單。7家銀行凈利潤增速均較2014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6家股份 制銀行凈利潤增速更是跌至個位數,招商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和浦發銀行凈利潤增速均下降一半以上,中信銀行凈利增速最低,僅為1.15%。 只能身為城商行的南京銀行業績保持在兩位數,達到24.86%。
在日漸趨緩甚至趨負的利潤中,手續費成為銀行收入來源中一塊不可忽視的“蛋糕”。從各家銀行2014年的年報數據來看,僅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合計就超過了500億元。
在銀行凈利增速普遍下滑的背景下,為何么五大行時需把吃得好好的蛋糕讓出去?是良心發現,還是令有所圖?
*除《中國經營報》署名文章外,某些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中國經營網立場。
如本網所刊載稿件、圖片涉及版權間題,請版權人來電、來函與本網聯系。聯系電話:010-88890150。
猜你喜歡